拒絕服務攻擊,可能讓車輛通信 “斷聯"/>
單價: | 面議 |
發貨期限: |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|
所在地: | 廣東 深圳 |
有效期至: | 長期有效 |
發布時間: | 2025-07-19 10:56 |
最后更新: | 2025-07-19 10:56 |
瀏覽次數: | 63 |
采購咨詢: |
請賣家聯系我
|
智能網聯汽車浪潮奔涌,汽車與數字世界深度交織,信息安全成為產業前行的隱形 “護城河”。拒絕服務攻擊,可能讓車輛通信 “斷聯”、功能 “失序”,威脅出行安全。GB 《汽車整車信息安全技術要求》中 “8.3.3.10 拒絕服務攻擊識別防護安全測試”,為汽車信息安全加固,值得行業聚焦。
一、標準出臺:回應產業安全關切智能網聯汽車越智能,信息交互越頻繁,安全風險越隱蔽。車輛通信通道若遭攻擊,小到娛樂功能異常,大到駕駛控制受擾,后果難測。GB 參考 ISO/SAE 21434 等,結合國內產業實際,于 2026 年 1 月 1 日實施,覆蓋 M 類、N 類及帶電子控制單元的 O 類車輛,從信息安全管理到通信、軟件升級安全,構建技術要求與測試框架,為產業安全立規。
二、拒絕服務攻擊防護:關鍵內容拆解(一)安全準則:識別與處置閉環標準要求,車輛需識別移動蜂窩通信、V2X、CAN 總線、車載以太網等通道的拒絕服務攻擊,并執行處置 —— 攔截攻擊數據包、丟棄危險數據,推動受影響系統自恢復,同步記錄日志。這一套 “識別 - 處置 - 記錄” 流程,讓車輛面對攻擊時,能自主應對,守護通信與功能安全。
(二)測試邏輯:模擬場景驗真章測試時,車輛需處于靜止、運動雙狀態,用攻擊設備依次對通信通道發起測試,驗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。這倒逼車企從硬件防護設計、軟件算法優化入手,確保車輛在實際行駛的復雜環境中,扛住攻擊沖擊,維持安全運行。
三、行業應對與發展方向(一)車企行動:合規與安全并行2026 年實施漸近,車企需主動布局:
技術端:升級車載信息安全系統,優化攻擊識別算法,加固通信協議,提升車輛 “抗攻擊韌性”;
測試端:參照標準搭建測試體系,模擬多元攻擊場景,提前排查、封堵安全漏洞;
流程端:將信息安全嵌入整車開發全流程,從設計到售后,全鏈路管控風險 。
(二)產業協同:共筑安全生態零部件商需升級通信模塊、電控單元安全性能,從源頭減風險;檢測機構要強化測試能力,為車企提供認證;行業組織可推動信息共享、技術交流,凝聚產業合力,抬升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水位。
(三)行動倡議:早籌備,贏主動若需 GB 測試方案、過審策略,可聯系我們。團隊提供針對性支持,助力提前契合標準,在市場競爭中占優。
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,安全是基石。吃透拒絕服務攻擊防護測試要點,讓汽車在智能化征程中,既擁抱創新活力,又筑牢安全底線,護航產業穩健前行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