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驗室: | 上海鴻英檢測 |
報價: | 產品不同,導致檢測項目與費用不同 |
需提供資料: | 申請表、郵寄樣品、出具報告并郵回 |
單價: | 面議 |
發貨期限: |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|
所在地: | 直轄市 上海 |
有效期至: | 長期有效 |
發布時間: | 2025-09-11 13:03 |
最后更新: | 2025-09-11 13:03 |
瀏覽次數: | 0 |
采購咨詢: |
請賣家聯系我
|
以下是GB/T 40553-2021《可降解塑料》中三個檢測項目的詳細說明,涵蓋生物降解性能及生態安全性的核心要求:
一、生物降解性能
定義與目的
評估可降解塑料在特定環境(堆肥、土壤、淡水或海水)中被微生物分解為CO?、H?O及生物質的能力,確保其完全降解且無殘留。
檢測方法
1. 測試條件:
· 堆肥環境(需氧):溫度58±2℃,濕度50%~60%,接種物為活性堆肥(參考GB/T 19277);
· 土壤環境:自然土壤(25±5℃),濕度20%~30%;
· 測試周期:堆肥條件下≤180天,土壤掩埋≤365天。
2. 測量指標:
· CO?釋放量法:通過紅外吸收儀或滴定法量化CO?生成量,計算生物降解率:生物降解率=理論CO?生成量實際CO?釋放量×(100)%
· 質量損失法:稱量樣品降解前后質量變化,適用于不釋放CO?的環境(如厭氧條件)。
3. 判定標準:
· 堆肥條件:生物降解率≥90%(180天內);
· 土壤環境:生物降解率≥60%(1年內);
· 示例:PBAT(聚己二酸/對苯二甲酸丁二酯)在堆肥中6個月降解率≥95%。
二、生態毒理效果(植物發芽和生物量)
定義與目的
評估降解產物對植物生長的毒性,確保堆肥或土壤中殘留物不抑制植物發芽與生長。
檢測方法
1. 試驗植物:
· 常用品種:小麥(Triticum aestivum)、蘿卜(Raphanus sativus)、水芹(Lepidium sativum)。
2. 步驟:
· 浸提液制備:將降解后材料與去離子水按1:10(質量比)混合,振蕩24小時后過濾;
· 發芽試驗:將種子置于含浸提液的培養皿中,25℃避光培養5天;
· 生物量測定:測量幼苗根長、莖長及鮮重,計算相對生物量:相對生物量=對照組生物量處理組生物量×(100)%
3. 判定標準(參考ISO 11269-1):
· 發芽率:≥90%對照組;
· 相對生物量:≥90%對照組;
· 超標案例:某PLA降解產物導致蘿卜根長僅為對照組60%,判定不合格。
三、生態毒理效果(蚯蚓毒理效果)
定義與目的
評估降解產物對土壤生物(蚯蚓)的急性毒性,確保降解過程不釋放有害物質。
檢測方法
1. 測試標準:參考OECD 207《蚯蚓急性毒性試驗》。
2. 步驟:
· 樣品制備:將降解材料與土壤混合(濃度梯度:0.1%、1%、10%);
· 蚯蚓暴露:赤子愛勝蚓(Eisenia fetida)暴露于處理土壤中14天;
· 觀察指標:存活率、體重變化、繁殖能力(卵繭數量)。
3. 判定標準:
· 存活率:≥90%;
· 體重損失:≤20%初始體重;
· 繁殖率: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(p>0.05);
· 示例:某淀粉基塑料降解產物導致蚯蚓死亡率30%,需優化配方。
四、檢測設備與標準依據
檢測項目 | 核心設備 | 相關標準 |
生物降解性能 | 堆肥反應器、CO?紅外分析儀 | GB/T 19277-2003、ISO 14855 |
植物毒理效果 | 恒溫培養箱、圖像分析系統 | ISO 11269-1:2012 |
蚯蚓毒理效果 | 毒性測試箱、生物顯微鏡 | OECD 207、GB/T 31270.8 |
五、實際應用與意義
1. 產品認證:通過檢測可獲“可降解”標識(如中國環境標志、美國BPI認證);
2. 環保合規:滿足《禁塑令》對降解率及生態安全性的強制要求;
3. 研發指導:優化材料配方(如減少塑化劑、增加相容劑)以通過毒性測試;
4. 生態保護:防止微塑料殘留及有毒物質進入食物鏈。
六、注意事項
1. 測試周期:生物降解測試需6個月,需提前規劃認證時間;
2. 材料干擾:含無機填料(如碳酸鈣)需校正TOC值,避免低估降解率;
3. 地域差異:實際環境(如高溫高濕)可能加速降解,需結合實地驗證。
通過GB/T 40553-2021的檢測,可全面驗證可降解塑料的環境友好性,從高效降解到生態安全,推動綠色材料在包裝、農業等領域的應用。